“这是我小时候常吃的野菜,叫酸杆,你尝尝。”
(资料图)
“爷爷,好酸呀,不好吃。”
张普忠掰下一截酸杆野菜,将皮剥掉,一面咀嚼着,一面递给8岁的小孙女张丽红,看着小孙女因酸涩露出的痛苦表情,张普忠忍俊不禁地说道:“这就是爷爷小时候的零食。”
今年73岁的张普忠是金平县者米乡下新寨村委会上纳迷村民小组的村民,作为“一步跨千年”的拉祜族苦聪人,幼年时期食不果腹、衣不蔽体的丛林生活仍存留在记忆深处,而如今生活富足、儿孙绕膝的幸福满足让他时刻牢记这巨大反差背后的来之不易。“过去如何辛苦,今天就如何幸福,两者相比,可以教育现在的年轻人。”这是张普忠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房屋错落有致,宁静美好的上纳迷村
于是,张普忠决定趁着暑假,带3个孙辈进山,带他们体验当年苦聪人的丛林生活。
“这是我们苦聪人的草药,哪里疼了就揉碎了敷上,你闻,还很清香。”
“这是我们小时候常采的野菜,和野山药一起煮了吃。”
“这是金线莲,小时候我们找到这个就是捡到宝了,可以拿到山下换盐和布。”
……
沿着护林员巡山的小路,张普忠一路走,一路向孙辈们介绍当年苦聪人在山中赖以生存的草药和野果。
刚小学毕业的大孙女张英尝了后说:“爷爷,这些都好难吃啊,现在都没人愿意吃这个吧。”“就是就是,还是雪糕好吃。”小孙女张丽红附和道。张普忠语重心长地说:“以前我们苦聪人在山里找不到吃的,也不会种地,找到一些野山药就在火塘边烤熟,把烤焦的皮刮掉,大家分着吃。”
1957年之前,“树叶当衣裳,野果充饥肠,走的麂子路,住的芭蕉房”是当时苦聪人艰辛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后来,解放军和民族工作队组成“苦聪访问团”,在山林间找到他们并带他们下山,教他们生产生活技能,世世代代野居山林的苦聪人开始逐渐走出大山。1998年,“155”扶贫工程启动实施;2012年,拉祜族(苦聪人)片区综合扶贫开发工程启动实施;2020年,金平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,包括张普忠所在的下新寨村在内的9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;2021年,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启动……数十年的生活变迁,从深山走向现代化,年逾七旬的张普忠作为“一步跨千年”的亲历者,感触尤为深刻。
走到一个平坦处,张普忠指着路边的密林深处说:“这就是我们刚搬下山时住的地方,当时叫新民寨,那时我只有五六岁。”在林间一处相对平坦的地面上,草木丛生,只依稀可见当年建房时平整地块的形状,残垣断壁也寻不到一丁半点。“我们一起来搭建以前苦聪人住的芭蕉房。”张普忠招呼孙子孙女,开始搭建简易的芭蕉房。
张普忠和老伴向孙辈们展示当年苦聪人如何搭建芭蕉房
“立柱要选粗一点的树枝,不然会断。”“芭蕉叶要有次序地一层盖一层,不然会漏雨。”利用树枝和芭蕉叶,张普忠一边搭着,一边不时对在一旁观看的孙子张伟军说着搭建芭蕉房的要点。
“爷爷,您以前真的是住这样的房子吗?”张伟军半信半疑地问道。
“以前我们的房子就比这个大一点,长辈住一边,孩子住另一边,仅够睡觉用。”张普忠回答。
说话间的工夫,爷孙合力搭建的芭蕉房也“竣工”了,大家把芭蕉叶铺在地上,促膝而坐。“你们现在七八岁,住在钢筋水泥房里,还有自己的房间,而爷爷七八岁时,就睡在这样的芭蕉房里。”张普忠见孩子们听得饶有兴致,就接着说道,“那时候小孩生下来,没有布,只能用芭蕉叶包起来,抱到火塘边烤火取暖。”
“芭蕉叶也能当衣服穿吗?”小孙女张丽红问道,“当然可以啊,还很好看哩,我来给你做一件。”说着,张普忠便与老伴王素英一起动手为孙子孙女做芭蕉叶衣服,将裁好的芭蕉叶一绕、一拉,在腰间别紧,芭蕉叶衣服便“穿”在身上了。孩子们穿着芭蕉叶衣服,坐在芭蕉房内,开心地打闹着。
有了水泥房,也不忘芭蕉房;过上现代生活,更不忘当年丛林之苦。如今的苦聪山寨,进村道路两旁柚子树硕果累累,房屋错落有致,村子周围皆是木薯、香蕉、橡胶等作物的繁茂之景,新一代的苦聪人也一步步走出大山,培养出了本科生、博士生。
张普忠祥向辈们介绍当年苦聪人常采集的野菜草药
结束这次“溯源之旅”,爷孙手挽着手踏上归途。“等开学了我要把苦聪人的故事讲给同学听。”“以前的生活太苦了,还是现在的生活幸福。”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,身后的森林目送他们走出大山,走向“跨越千年”的崭新幸福生活。
记者手记
2023年夏天,我们跟随拉祜族苦聪人张普忠一家,从他们的新家——金平县者米乡上纳迷村走进丛林,寻访60多年前苦聪人曾经生活的地方。苦聪人生活的原始森林仍然郁郁葱葱,但他们的日子已发生了天壤之别。张普忠给孙儿孙女讲述曾经的生活,带着他们搭建芭蕉叶窝棚,品尝当年充饥的野菜……曾经的苦难已沉寂于历史,茹毛饮血、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,住上了新房,培养出了大学生,开上了小汽车……一场忆苦思甜的丛林之旅,一片见证“贫苦和幸福”的芭蕉叶,是一个直过民族的千年跨越,也是时代发展的动人缩影。
(责任编辑:韦鸣 审核:卢秀丽)